卯时是几点到几点

卯时是指5点至7点,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是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也是古时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故又称点卯,因为此时正值朝暝冉冉东升,故又谓之日出。

卯时是指5点至7点,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是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也是古时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故又称点卯,因为此时正值朝暝冉冉东升,故又谓之日出。

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依次递推,十二时辰分别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此外,还有一些更加形象的说法,比如,子时可以说是“深夜未央”,卯时可以说是“晨曦初现”,丑时可以说是“破晓初露”,寅时可以说是“晨光熹微”,辰时可以说是“清晨朗朗”,巳时可以说是“日当午”,午时可以说是“正午炎炎”,未时可以说是“下午阴凉”,申时可以说是“傍晚暮色”,酉时可以说是“夜幕降临”,戌时可以说是“夜深人静”,亥时可以说是“深夜朦胧”,这样把每个时辰表达出来更加生动形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说到时辰,不得不提及西周时期就已使用的十二时辰制,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23点至1点为子时,1点至3点为丑时,3至5点为寅时,依次递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十二时辰制一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传统计时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什么是平安夜
1812022-10-31
色母片是什么
20562022-05-18
广东前十名职业学院
14422022-07-20
红蛇果跟普通苹果有什么区别
88072022-05-30
黑芝麻打粉出油结块怎么回事
22142022-06-25
孟母三迁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666202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