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来历: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重耳成为“晋文公”后,介子推与母亲归隐,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寒食节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时期有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晋南地区民间习惯吃凉粉、凉面、凉糕等等。晋北地区习惯以炒奇(即将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骰子般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炒黄)作为寒食日的食品。
历史上,寒食节活动由纪念介子推禁烟寒食为主,逐步演变为以拜扫祭祖为主,其中蕴含的忠孝廉洁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国古代国家需要忠诚,家庭需要孝道的传统道德核心,成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