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二时辰计时法,其中的寅时是指凌晨三点到五点,也称为平旦、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此时的老虎最猛。
一天之中,十二时辰分别为: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子时是从夜半23:00到1:00,也叫子夜,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意为孕育,此时的天空,黑的纯粹。丑时从1:00到3:00,又称鸡鸣、荒鸡,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正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
寅时从3:00到5:00,又称平旦、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此时的老虎最猛,古人认为此时正是“万物未生”的起点,是一切事物的开始,也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
每一个时辰,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古人把它们比作一部车轮,每个时辰都是车轮的一个比喻,它们推动着时间的流逝,也推动着人们的生活。
古代十二时辰计时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体现,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把时间安排得井然有序,让人们在繁杂的生活中,有一个节奏感,有一种安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