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6年,瑞典的矿物学家克朗斯提(Cronstedt)发现了一种天然硅铝酸盐矿石,当灼烧时会产生沸腾现象,因此命名为“沸石”(瑞典文zeolit),在希腊文中意为“沸腾”(zeo)的“石头”(lithos)。沸石的发现为蒸馏技术带来了重大突破,可以有效防止暴沸。在沸点达到或超过温度的情况下,即使液体中缺少气泡或杂质,也不会沸腾,而是形成了过热液体。过热液体是不稳定的,如果外部环境温度突然急剧下降或侵入气泡或杂质,就会发生暴沸。
暴沸可能发生的场合很多,比如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由于二者互溶时放出的热量满足了水的汽化热,而又未能均匀导出,以致产生暴沸;或者冷水滴入热油中也会引发暴沸。沸石的加入能有效防止暴沸,其原理是沸石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气泡或杂质,阻止其进入液体中,从而防止暴沸。此外,沸石还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可以有效抵抗腐蚀,保护蒸馏装置的安全性。
沸石的发现为蒸馏技术带来了重大突破,使蒸馏更加安全可靠,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化学、医药等领域。沸石不仅能有效防止暴沸,还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保护蒸馏装置的安全性,因此,沸石在蒸馏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蒸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