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风筝的寓意

清明节放风筝的寓意是:“放晦气”、除病消灾。在古时人们在清明节这一日,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疾病,然后放上天去,飞高时,剪断线,任凭风筝飘走,也是寓意这除病消灾的意思。清明每年4月4日或5日。清明的主要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植树、插柳等。

  清明节放风筝的寓意是:“放晦气”、除病消灾。在古时人们在清明节这一日,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疾病,然后放上天去,飞高时,剪断线,任凭风筝飘走,也是寓意这除病消灾的意思。清明每年4月4日或5日。清明的主要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植树、插柳等。

清明节.jpg

  插柳

  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家家户户清明节这一天在门头上插柳、在屋檐下挂柳、妇女头上簪柳、男子身上佩柳、儿童吹柳管、墓前插柳挂纸钱。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淮河岸边的寿春(今安徽寿县)岁时说清明日,家家门插新柳,俗意谓可祛疫鬼。《芜湖古今》记芜湖风俗时说,清明日“清晨,街市叫卖杨柳。家家折一枝绿柳蘸上清水插上门楣,妇女则结杨柳球戴在鬓边“。

清明节3.jpg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踏青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清明节4.jpg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麻沸散问世于什么时候
20362022-06-02
皮影戏发源地
21802022-06-22
声音在哪里传播更快
19842022-05-24
古代保留火种的方法
25852022-10-12
芒种的相关习俗
18572022-03-30
大年初一可以出远门吗
2685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