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出自《东坡乐府》,这首词是作者中秋望月怀人之作,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出了对许久未见的胞弟的无限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美好的祝愿。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出自《东坡乐府》,这首词是作者中秋望月怀人之作,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出了对许久未见的胞弟的无限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亲人美好的祝愿。

  作品全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白话译文

  丙辰年中秋,通宵畅饮,大醉而归,写了这首词——复有些思念弟弟苏辙。

  怎么才能知道月亮圆缺的规律呢?我举杯遥问苍穹。不知道天宫里,现在是何年月?我本可以和着这清风扶摇而上去问问故人,只怕高楼红墙、层楼叠榭,我经不住那高处的寒意。而那九天之上的风光又哪里比得上此刻银光乍泄下,犹如宫娥起舞的影和这水波微荡的风呢?

  流光瞬息,月儿从高楼檐角,又跳入满是雕花团簇的窗棂,盯着我这样辗转反侧的外乡之人看啊看。月儿呀月儿我可有哪里惹恼了你吗,不然为什么要在我与亲朋分别的时候格外的圆呢?哎!其实我也知道自古以来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就与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难以求全。只望远方的亲朋都平安喜乐,哪怕现在隔着万水千山,沐浴在这同一月色下,就和我们相聚时是一样的。

  文学鉴赏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人类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如何在网上购买高铁票
12482023-06-06
猕猴桃怎么去皮
24602023-06-08
皮蛋的胆固醇
41742022-05-16
茶含有什么物质
6672022-09-15
槟榔有什么作用
7022023-07-17
切开的南瓜在冰箱可以放多久
42262022-05-23